无锡物联网十年: 从“无人区”到“新高地”
全国首个窄带物联网全域覆盖的地级市、全国首个物联网连接规模超千万的地级市、全国首个高标准全光网城市、全国首个IPv6规模商用网络、全球最大规模的城市级车联网应用示范城市,人们印象中出产太湖三白,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的无锡,正在以物联网、高科技推动着一次全新的转型。
2019世界物联网博览会近日在无锡召开,而这已经是无锡连续第四次举办这一世界级的物联网大会。“世界物联网看中国,中国物联网看无锡”。十年前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落户无锡,拉开了中国物联网发展的序幕,使无锡从物联网的“无人区”发展成为中国物联网科技的新高地,同时也在世界物联网版图上烙下了鲜明的“太湖印记”。
“壮士断腕”踏入“无人区”
无锡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最早是源于一场“危机”。2007年,太湖蓝藻爆发,引发无锡市饮用水危机。之后,无锡市就将太湖沿岸产业结构调整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提上了历史日程。
“当时可以说是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来治理污染,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无锡市副市长高亚光见证和参与了十年来无锡市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整个过程。
据介绍,当时无锡大力度压减低端产能,消灭污染源,在短时间内就减少了沿岸3000多家企业。这对当时无锡的经济发展还是造成了不小的影响,财政压力巨大。减少的企业较多,而新的增量又没有,新旧动能转换的艰难,造成无锡的经济、人口等一段时间内都出现了负增长。
就在这个转型期,物联网开始进入到无锡的视野当中。“十年前,物联网还是一个陌生的词。我当时担任科技局副局长,技术出身的我都没有听说过这词”,高亚光表示,发展物联网对于当时的无锡来说是进入了“无人区”。
高亚光说,当时凭借无锡多年来在制造业和高科技方面的技术积累,借助中国感知中心的平台,开始了在物联网领域的示范探索。
面对“无人区”的现状,从国家、江苏省到无锡市都制定了瞄准产业应用,打造产业集聚地和示范应用先导区的总体目标。同时,借鉴互联网的发展经验,当时没有给无锡物联网发展下定量的规模指标。2010年前,谁也没有想到互联网的发展会如此迅速,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给互联网下定义,由它自己生长。对物联网的发展也延续互联网发展的经验。
“这是无锡物联网发展取得成效的一个重要原因”,高亚光说。
在物联网博览会上,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表示,把物联网打造成最有特色、最有竞争力的产业,让物联网更好地促进生产、走进生活、造福百姓。